• 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

    尹洧;李玉珍;

    本文根据近几年的数十篇文献资料,介绍涉及食品安全的各种检测技术,许多食品安全项目正越来越侧重于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过程,食品安全检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06年0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农产品质量和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

    孙宏伟;李玉珍;

    本文根据近文献资料,列出农产品质量检验和农药残留量测定各种检测技术,这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的第一步,这需要有足够的检测手段和监测方法应对。

    2006年02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食品中水分活度的测量

    郑艺华;华泽钊;马永志;

    本文分析食品中水分活度,以及与含湿量、温度、玻璃化转化温度存在的密切关系;给出基于不同原理的测量方法,列举一些常用的测量仪器;指出现有测量方法、仪器待解决的问题。

    2006年02期 11-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8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室内空气中化学污染物的监测

    张黎黎;寇登民;张媛媛;

    人们在美化室内环境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因为空气质量与人们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室内空气中超标的有害物质会对人体造成致命伤害,有必要对监测有害物质方法进行探讨。

    2006年02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红外光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姚家彪;赵颖;

    本文对红外光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简要介绍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并着重阐述其在食品种类和产地鉴别、食品中有毒有害成分检测及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和食品掺假鉴定等方面的应用。红外光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且应用前景广阔。

    2006年02期 20-2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8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固体NMR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周广荣;

    固体NMR是研究高分子结构和动力学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固体高分辨NMR谱仪技术的进步及其各种实验方法的发展,推动这方面研究进展,本文简述固体高分辨NMR的各种实验技术,并且给出该技术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2006年02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流体芯片技术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郭飞马;邹明强;董益阳;齐小花;

    微流体芯片技术最初起源于分析化学领域,它采用网络式的通道结构为免疫分析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在微流体芯片通道中,人们利用它所提供的较高比表面积来完成免疫反应,这样可大大提高分析速度,改善分析效率并降低样品和试剂消耗。随着微电子及微机械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微流体芯片技术发展迅速,并开始在化学、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微流体芯片技术在均相免疫分析和非均相免疫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用于免疫分析研究的多种微芯片系统并讨论在芯片上进行免疫反应的各种方法。

    2006年02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离子迁移谱技术及其在生命分析化学中应用

    李刚;陈强;赵建龙;

    离子迁移谱技术是一种气相环境下的电泳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灵敏、运行成本低等特点。作为一种重要的痕量化学物质检测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化学毒剂探测和机场、海关的毒品与爆炸物检测。近年来,离子迁移谱技术与电喷雾和基质辅助解吸附等离子化技术的结合,以及与质谱技术的联用,使得该技术的应用迅速拓展到生物医学领域。本文介绍离子迁移谱技术的主要原理并综述离子迁移谱技术在蛋白质化学、临床化学和药物化学等方面的应用。

    2006年02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虚拟仪器的开发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高茂林;李霞;

    虚拟仪器的开发已经成为仪器领域的一个全新、系统的开发途径,在高校科研和教学中有其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讨论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2006年02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双柱GC-FID法检测腌制辣泡菜中甜蜜素

    韩深;卢晓宇;徐超一;

    本文介绍甜蜜素的GC-FID检测方法,并利用异极性双柱(CP-SIL 1301和CP-WAX57CB)进行比对检测,解决腌制辣泡菜中普遍出现的假阳性问题。本方法的回收率为86%~99%,最低检测限为10mg/kg。

    2006年02期 38-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超声波-酸浸和非完全消化-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铅

    程光磊;许凤兰;

    本文建立在超声波-酸浸和非完全消化后用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铅的分析方法。与微波消解处理样品进行对照实验,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对国家茶叶标准样品进行测试,测量值与标准值相符。用该法对毛峰茶、碧螺春和云南坨茶中的铅进行检测,铅的线性范围为0~60.00μ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67.2pg,特征量是4.48pg,回收率为97%~102%,相对标准偏差5%。此方法结合超声波-酸浸和非完全消化的优点,前处理过程快捷、简便、安全、环保,适合于茶叶样品中铅的测定,具有实用价值。

    2006年02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蒸汽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电子电气产品中的Cr(VI)

    闫军;高峰;刘霁欣;

    应用蒸汽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Cr(VI),本方法较好的解决Cr(Ⅲ)与Cr(Ⅵ)分离技术的关键问题。满足实际样品测定电子电器中Cr(VI)的要求。

    2006年02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甘薯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

    樊广华;宁堂原;谷淑波;梁太波;史春余;

    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个甘薯品种块根肉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取干粉样品,旋转蒸干,正己烷定容,然后进行HPLC测定。分析柱为symmetryR○C185μm3.9×150mm色谱柱;流动相为90%甲醇与乙酸乙酯梯度洗脱;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波长检测范围300~500 nm,数据处理波长454nm。经测定高中低三个含量水平样品的精密度RSD分别为2.56%、1.5%和0.3%,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3.0%、96.5%和100.9%;检测限为4.13μg/g干重。在最大吸收波长附近选择4个波长进行数据处理比较,结果454nm灵敏度最高。

    2006年02期 46-4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环境水样中溴仿系列的测定方法

    何秀红;

    本方法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溴仿。

    2006年02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血液中铅镉分析方法的研究

    崔鑫;宋雅东;齐建立;佘卫炜;

    在人体中,铅和镉都属于有害元素。随着工业的发展,铅、镉的世界排量及排入环境汇总的量逐年增加,排入环境中的铅和镉通过空气、水、食物、烟草、饮料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本文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采用直接稀释方式处理血液,并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标准样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血液铅镉分析仪作为分析仪器,直接测定血液中铅、镉含量,结果可靠。

    2006年02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对进口咖啡豆中铅测定质量控制初探

    高峰;闫军;林远辉;金雨琴;

    本文通过对进口咖啡豆中铅的测定,初步进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分析———即在一个周期内(30天)连续对进口咖啡豆中的铅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系统地对分析方法、仪器设备、试剂、操作者等因素进行研究,其方法的检出限为0.27μg/mL,回收率为111%~117%。通过绘制进口咖啡豆中铅的质量控制图,其结果是在授控范围内。

    2006年02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丙烯腈改性聚丙烯中丙烯腈含量的测定

    陈国良;

    采用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丙烯腈改性聚丙烯材料中的丙烯腈,利用C-CN键在2238.15cm-1处的吸收峰及span-60(内标物)在1773.10处的吸收峰,依据朗伯-比尔定律,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聚丙烯/丙烯腈接枝共聚物中丙烯腈含量。测定结果相对标准误差(RSD)为1.26%,回收率为96.2%~102%。

    2006年02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高效、简便原子力显微镜液体中原位实验方法

    张峰;唐琳;徐洪杰;何建华;

    原子力显微镜从1986年发明以来,由于其在显微成像术中的独特优势,受到愈来愈多的来自各个学科领域研究人员的高度注视。目前所报道的有关原子力显微镜原位动态观察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较高的技巧性。本文介绍一种原子力显微镜的原位成像方法,能够做到在液体中高效、简便观察生物样品。

    2006年02期 57-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MSP-100E微波萃取仪技术特点

    郭振库;卜玉兰;周围;姚家彪;任新宇;

    本文对新开发的国产MSP-100E微波萃取仪的技术进行描述。并就常用微波萃取系统及其MSP-100E微波萃取仪的关键部件如微波加热部分、程序控制部分、温度和压力控制部分、制样容器部分、萃取容器固定体系、专门的排风系统和废气监测等技术创新和其应用做介绍。

    2006年02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微波样品制备系统的技术评价

    卜玉兰;郭振库;任新宇;姚家彪;邹明强;

    由于微波样品制备系统具有节能、环境污染少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逐渐成为分析测试不可或缺的样品预处理设备。本文对微波制样系统进行概述,并就其各关键部件如微波加热部分、程序控制部分、温度和压力控制部分、制样容器部分、专门的排风系统、样品搅拌部分、废气监测和废气处理部分等做较详尽的综述。

    2006年02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光干涉甲烷检测仪器计量检定规程操作实践

    李琦;

    2006年02期 6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分析样品制备的程序化问题讨论

    李学哲;

    分析样品制备程序涉及三个程序过程,三个程序是以促进和提高检验工作效率和提高检验结果准确度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样品的预处理。在分析测试工作中,正确的样品制备程序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减小分析误差的关键步骤。

    2006年02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等院校大型仪器充分发挥其效益的思考

    张金凤;杜凤琴;高永华;

    高等院校大型精密仪器的价值和效益的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和先进的实验室管理水平、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科学研究的制高点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以培养高层次的研究生为起点。也就是实验与科研和教学的有机结合。

    2006年02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ISP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原理与故障维修

    林梅;

    本文结合ISP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原理,介绍对该仪器在使用中出现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2006年02期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MIF微机型继电器在变电所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田浩;

    介绍MIF微机型继电器的功能并针对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2006年02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快速气相色谱法测定农产品中多种农药残留

    蔡继红;蔡慧;

    本文利用丙酮∶石油醚=1∶1为提取容剂,采用简便、快速预处理提取方法,对省技术监督局统一下发的可能既含有多种有机氯农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毒死蜱又含有多种有机磷农药乐果、甲胺磷、对硫磷、氧化乐果的蔬菜样本能力验证样进行同时提取,定性和定量分析都取得很好的结果,方法既简单快速结果又准确可靠。

    2006年02期 70-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水源水和工艺水重金属含量测试与评价

    贯红霞;

    本文采用美国珀金-埃尔默(PERKIN ELMER)公司Zeeman/51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应用石墨炉等检测手段对水库水、进厂原水、各工艺取水点及出厂水进行分析、研究,从微量金属的来源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各元素的测定条件到建立实验方法分别加以阐述;对部分数据进行汇总;提出工作设想,认为对水质进行严格的控制,首先要提高检测能力和手段。同时汲取国外的先进理念,开展有前瞻性的研究,未雨绸缪。

    2006年02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提高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氯霉素灵敏度的研究

    路平;曲志娜;吕艳;谭维泉;古艳丽;郑增忍;

    研究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氯霉素的方法,综合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提供的参数为参考,经过长时间的分析和研究,优化建立一套检测灵敏度更高的质谱仪器参数。

    2006年02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欧盟仪器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汪正范;潘甦民;廖庆玲;江炜;

    2006年02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